引语:别人不敢想的,他想到了;别人不敢做的,他做到了。他拥有鲲鹏之志,登高原,借天光,开辟了世界太阳能领域新天地。
领军光伏,造福人类
在常州的民营企业中,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的销售和利润不是最大的,但是它却吸引了全球知名投资机构的目光,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一家全球化企业。在常州的民营企业家中,高纪凡也是最有特点的。他放弃留校读博和出国深造的机会回乡创业,他从如日中天的铝板幕墙抽身转产,在寂寞与不被理解中进军新能源产业,他走进西藏,把40座太阳能光伏电站建到雪域高原,他上书全国工商联,建议启动“中华10万光伏屋顶”工程,实施“和谐阳光”战略。
1985年,高纪凡在南京大学化学系高分子专业毕业,考上了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成为我国著名化学家、时任吉林大学校长唐敖庆教授的弟子。经过三年苦读,学成毕业。当时摆在高纪凡面前的,有让人羡慕的两条金光大道——一条是留校读博,一条是出国深造。但他却选择了第三条路——自主创业。他认为所学的知识,如果没有用于创业实践的话,那将是终身的遗憾。研究生毕业时,尽管还没有现成的项目与成熟的产品,但高纪凡已经非常清楚到底要干什么,那就是扬己之长,用学识开辟创业天地,做知识创业的实践者。此后,经过十年的科技创业、商海打拼,在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高纪凡把目光锁定在太阳能产业。他曾说,“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值得我们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天合光能从进军光伏产业之始就把提高人的生活与生命质量,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和谐作为自己的使命,我要和天合的年轻人一道用全部的心血和精神来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的确,从中国乃至世界的能源危机中激发出的创业为民使命,使高纪凡站在一个高远的起点上,注定他和他的事业潜藏着巨大的机遇和无限的发展空间。
公司组建两年后的2000年8月,天合光能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座太阳能样板房,中标“国家西部无电乡通电工程”之后,在该行业迅速崭露头角。西藏给了高纪凡机遇,高纪凡也对西藏倾注了浓浓的深情。西藏人烟稀少,高原缺氧,架高压线进行火力发电,既不经济也不可行,利用太阳能发电,是西藏地区的唯一选择。高纪凡带着“家底”入藏,在那一年多的时间里,高纪凡和他的天合人跋山涉水,克服了种种困难,艰苦的环境里,他们与藏族同胞结下了深厚情谊。在高原地区,施工队缺吃少住,藏民们让出自己的毡包,为他们送来牦牛肉;山高路险,施工材料无法运送,藏民们肩扛马运,引路穿山越岭。每一座电站建成,当地藏族同胞都像过年一样高兴,他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昌都地区的藏民们还专门作了一首歌献给高纪凡和他的天合人,歌名叫《雪山放春》。他们说,天合给我们送来了结束千年黑暗的夜明珠。全部工程完工时,一次性通过国家验收,天合光能的工程质量在当时中标的6家单位名列前茅。高纪凡没有辜负西藏地区政府和百姓的期望,让数万藏族同胞用上了电。工程结束了,高纪凡与西藏的这份情缘却未了。自那以后,高纪凡先后向西藏地区赠送了16套价值80余万元的太阳能发电设备。
此后三年中,天合光能紧握技术创新的“利器”,相继成立了“常州天合光能新能源研究院”、“常州光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了科技部“十五”攻关计划项目,高纪凡还直接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部《可再生能源法》以及中国太阳能行业标准。2006年,高纪凡当选为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新能源商会常务副会长,天合光能也在这一年与Good Energies、美林集团、麦顿投资等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牵手,天合的产品全部出口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六年如一日,儒商高纪凡推动着常州光伏产业一步一个脚印走向国际舞台。近两年来,天合光能年均增速达到500%,成为全球同行业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吸引了来自十二个国家的优秀管理者,形成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国际化管理团队。在一次签约仪式上,高纪凡曾非常诗意地表示了他的梦想:当光伏成为世界能源主流时,天合也将成为一家世界级企业。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髓,回报社会,是现代企业的责任。2003年,天合公司向常州市光彩事业促进会捐款百万元,设立了“天合百万光彩助困基金”,向西藏芒康朱巴龙小学捐款20万元筹建“天合光彩小学”,给西藏昌都地区工商联培训中心捐款10万元。西藏自治区统战部副部长于跃华深情地说:“天合解决了当地百姓用电的问题,也解决了农牧民子女就学问题,我们西藏人民非常感谢你们。”
“用科技创造天人合一的人居环境”已成为高纪凡心中的理想,他为自己制定的下一步目标是:创建国际先进的技术平台、建立最低成本的产业模式、建立全球性的领导品牌三大战略,为让全人类都用上太阳能电力,实现成为全球光伏行业的领导者的目标而努力!
资料来源:区政协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