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享阳光,共建和谐
——罗溪镇关于保障小学贫困生与外地生平等接受教育的调研报告
罗溪镇政协委员联络组
近几年来,随着我区发展步子的不断加快,园区建设、新农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外来务工人员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进入我们全区的各个学校,同时一些家庭的经济困难问题进一步凸现。
现罗溪镇各小学有学生1800人左右,外来务工子女近610人,占学校学生人数的34%;家庭经济困难并在学校和社会的关爱下得到各方面资助的有178人,占10%。在搞活市场经济的同时,新的问题和矛盾随之诞生,那就是外来务工子女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在学习、生活、身体、身心健康上与其他孩子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外来务工子女,他们大多来自全国的一些经济不发达的省、市、县,由于地区的不同,他们的思想非常紧密地与原所在地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连接在了一起。在我们的学校里学习,他们会感到与家乡的学校完全两样。这样,他们在学校就很难找到归宿感。同样,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也总觉得现在的一切新鲜“玩意”对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在学校、教室里没有他们的“一席之地”。而这种归宿感对身处异乡、身处困境、正处在心理发育期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引导的不好,他们就容易产生畸形的心理。我们必须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关注他们的心路历程,想方设法缩小他们与其他孩子的距离,让他们和其他的孩子牵手并进,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享阳光,快乐学习,和谐成长。
一、贫困生与外来生的劣势成因
1。适应新环境慢。任何人都是需要一定长的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的,更何况小学生呢。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还不是很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自然也不强。每当新学年来临,学校、教室里来了新同学、新老师时,贫困生总有点“无所适从”。外地生在每一次学校变动以后,他们都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这个学校。在这个适应期内,这部分学生难以安下心来学习,这样就势必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
2、家庭教育少。家庭教育是贫困生与外来生的软肋所在,父母对他们的教育是极其缺失的。经济困难家庭或是家庭人员缺失,或有人员身体残缺,抑或工作能力有限、天灾人祸等等,父母受时间、能力、经济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不能给孩子营造一个安静、温馨的生活、学习环境;外地生他们的父母来到这里的目的则是为了过得比原来好。“谋生”这一共同的目的决定了他们父母更多的注意力是放在怎样为自己创造更多的财富,让家里的物质生活可以更好一点。他们对子女的教育自然而然的也就少了。不少家庭是以为把子女放到学校就万事大吉,把教育当成只是学校的事,而忽视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他们把对子女的义务就看成是衣食无忧,尽可能的满足子女在物质方面的需求。至于子女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在他们看来那不是他们所应该做的。外地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能给予他们的教育是极其有限的。相比较而言,城镇居民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关心的,而现在农村一般的农民由于农田的数量的减少,耕作的简单,休息的时间比较充裕,花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的时间也很多。外地学生因为他们经常转战各地,他们面对的东西比我们这里的农村孩子和一直呆在城里的孩子都要复杂,要解决的问题就更多。可是,他们却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很好的引导,完全只能靠自己摸索。但他们的心理还没有发育成熟,还不能独立处理所遇到的一切问题。因此,他们渴望父母多多的教育、点拨,而自己的父母却无暇顾及。
3、班级里“知音难觅”。应该说,绝大部分贫困生与外来生是非常不错的。他们吃苦耐劳,诚实守纪,求知欲特别强,学习非常认真,个人自理方面的能力也是其他学生所不及的。然而,由于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距,他们身上也有许多与其他学生格格不入的地方。他们对其他学生较“优越的生活”有着许多的敏感和自卑:“老土”的穿着,过时的玩具、难改的乡音,还有那带有浓重的地方色彩的普通话,甚至对现在学生津津乐道的网络等都知之甚少。这一切,都使他们觉得低人一等。表现在课堂上,他们一般不主动回答问题,不愿意表现自己。在与本地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他们很敏感,同学一句善意的玩笑,一个无心的动作,一个毫无恶意的眼神,都可能让他们铭记于心,耿耿于怀。而其他学生对他们有时也“另眼相看”、以为自己“高高在上”。这更加重了他们的自卑感,在教室里“形单影只”,或是几个同类“同病相怜”、“成群结对”。
4、行为习惯差。对于贫困生与外来生来说,由于自身和经济的原因,一般他们的父母本身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忙于生计,既没有闲暇时间,有意识地系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生活习惯;也没有多少能力,全面塑造孩子良好的思想品质。而由这样的父母相对集中形成的“小社会”,其环境对子女的思想教育、人格培养也是有相当缺陷的。因而导致这群孩子不重视学习,没有好的习惯。校园的草地可以随便踩,地上可以随地坐,垃圾纸屑可以随意乱扔,和同学相处想占点便宜,不经人允许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等等。
二、保障贫困生与外来生接受平等教育的对策
1、为人师表,在弱势的学生心中留下崇高的形象。
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有令不行。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阶段,他们会把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认为是正确的,而同学在他们的心目中的定位只是一个玩伴而已。对贫困生与外来生来说,这种崇拜之情更浓。因为父母给他们的教育、点拨太少,而他们又比其它的孩子更需要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教育。因此,我们的老师要为人师表,做好行动的表率,在学生中能够身体力行,表现出一种崇高的精神风貌,事事、处处做学生的榜样。这种无声的教育效果无疑比长篇大论的说教作用大得多。
2、“隆重推出”,树立弱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每学期,各学校都会转来外地学生,都会有一些家庭经济困难而显得“与众不同”的学生。新学期开学,可利用上课的前5分钟,搞了一个小小的欢迎仪式,向全班同学隆重地推出这些学生。同时,把自己的观点旗帜鲜明的告诉学生:不管是先到的,还是后来的;不管是本地的,还是外来的;不管是家庭条件优越的,还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老师对大家是一视同仁的。班级里有了这些学生,将会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扩大我们的知识面,了解我们这个“井底”之外的许多东西,感受自己生活空间以外的体验。有了这些学生,我们的班级将更加完美。相聚是缘,我们要共同珍惜这上天赐予我们的师生缘、学生缘!让他们成为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这样一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间的距离感与陌生感,在学生间营造了民主、平等、友好、和谐的氛围,确立了这些学生也是班级主人翁的地位。
3、放大优点,帮助弱势学生树立信心
弱势学生身上有许多优点,可他们却往往忽视这些优点,拿自己的弱点与其他学生的优点比,因而就莫名其妙地自卑、敏感。强势学生却与之相反,总喜欢用自己的优点与弱势学生比,因而显得自高自大。为此,要尽可能用放大镜去看他们的优点。比如:只要看到他们偶尔举手或有想发言的举动,就要及时的把机会给予他们;即使有时他们回答的文不对题,也要对他们的行为给予肯定,并指导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久而久之,他们的胆子就大了,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也就高了。再如:作业时,他们中的有些人稍快了一点或全做对了,要立即表扬他们很聪明,肯动脑,都快成为班级的好学生了。值日时:他们工作认真踏实、一丝不苟,要“小题大做”地表扬他们,称他们心里装着全班同学,卫生流动红旗有他们的一半功劳……这样的事情一多,弱势学生的自信心就慢慢树立起来了,参与活动或表现自己时就不再畏缩不前了。强势学生与他们交往时也得“刮目相看”了,这样班级的气氛就和谐多了。
4、利用优势,把握弱势学生的思想脉搏。
老师对弱势学生的爱,既不同于父母之爱,也不是朋友之爱,而应是父母之爱与朋友之爱的综合,是一种更高尚、更诚挚的爱,是一种蕴藏在心灵深处被升华了的爱。只有这种爱,才能想方设法的把他们的情结引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外地学生虽然人在我们这里,但心却留在了自己的家乡。这里的一切再好,却不属于他们。人生短短的经历一次次地告诉他们:只有家乡是永远的根,是心灵的港湾,是可以信赖,可以依托的。为此,学校、老师可利用综合实践活动、班队活动等,以“谁不说俺家乡好”为题组织他们演讲、画画、自编手抄报等,激发他们爱自己的家乡、爱现在的第二故乡的情感。让他们丢弃旧观念,敞开胸怀,融入我们的班级、学校、社会的生活之中。
对贫困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爱,“蹲”下来、零距离的和他们接触。老师们可利用课余的时间,走下讲台,坐到他们的位置上,看看他们在玩些什么,听听他们的谈话,适时交流一番。感受他们的喜恶,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对未来的憧憬,发现他们身上我们所忽略的闪光点和问题,分担他们心中的苦闷和欢乐……慢慢地,就能走进他们的生活中,切切实实地把握住他们变化的脉搏,再把工作做到他们的心里,动其情,鼓其气,纠其错,激其向上。
5、循序渐进,帮助弱势学生圆自己永恒的梦。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种几千年中国传统思想在农村地区有相当大的市场。贫困生和外地学生,他们长期生活困窘,对富裕的物质生活非常向往。而他们觉得唯一能改变自己命运的途径就是上大学。因此,他们在平时有限的教育话题中讲得最多的就是读好书,上大学。自然而然的,上大学也就成了这些学生的一个永恒的梦。而他们心里更清楚的是,这个梦实现起来有多大的难度。但有梦就好,至少他们有了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一种心灵的依托,一股激流勇进的压力。我们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心理杠杆,帮学生确立上大学的短期目标,以此目标来激励他们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生活,始终保持一种斗志。“顺境丧志,逆境成才”,这样,压力就成了学生奋进的巨大动力。
6、因人而宜,指导弱势学生调整心态,增强适应能力
课外,在了解了弱势学生的思想动态后,老师就可以因人而宜,“对症下药”。对性格豪爽的学生,单刀直入,不绕弯子;对性格内向,而又有较强自尊心的学生,则“慢工出细活”,时时提防说话时不能伤害他们。新学年的第一次考试,他们的成绩一般不太好,随之就容易产生焦虑的心理。鉴于此,在以后的测试前要引导他们形成这样的认识:考前要有一颗平常心,想考好的动机愈强,反而愈不容易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考得不好,只要自己进行合理的归因,并认识到考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考试只代表现在不代表将来,每一次考试至多不过是整个学习生涯的阶段性的小目标。只有着眼于未来或学习本身的意义,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另外,还可以“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把课外书上看到的一段段名言制作成精美的书签、贺卡送给他们:一颗宽广的心灵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爱拼才会赢,敢唱才会红;欲受人敬,要先敬人;常用的钥匙不生锈……课外,还可有意识的借一些写名人经过不屈努力最后成才的书给他们看,让他们从一些名人坎坷的境遇中吸取养料,懂得“自古英雄磨难多”,以开阔胸襟,调节心态,增强适应能力。
7、重视家访,与家长形成一股合力推动他们前进
加强与弱势学生家长的合作,这样能较全面的从中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蛛丝马迹。因为贫困生生活空间小,外来学生在本地人地生疏,他们大多有“恋亲”的情感,在父母面前表现的较开放些。他们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参加社会活动较少,视野狭隘。他们对子女接受教育的理解往往是片面的。或认为读书是出人头地,或认为不读书照样种田;或是大加压力、大打出手,或是不闻不问。我们通过家访,既可以了解他们的孩子的行为,又可以根据家长们的思想实际,向他们灌输现代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以便学校、家庭协调一致,在不发生冲突,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形成一股合力推动弱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综观这些贫困生和外地学生,他们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家庭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要改变他们所在地区、家庭的落后面貌,就要让他们在将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通俗一点说,就是要让他们有能力赚更多的钱。要赚更多的钱就要求有更强的能力。我们现在必须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完成好最基本的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的能力。今天多培养好一个弱势学生,明天就可能多一个缩小地区、家庭差别的生力军。让我们一起为此而努力吧!